按照市政协年度协商计划,今年4月起,市政协经济委牵头组织委员专家开展“增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功能,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重点调研,并形成调研总报告,着眼于如何做好双循环支点、更好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出了三个方面24项108条具体建议。
围绕“如何提振民间投资信心”,市政协委员、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苏华建议:“建设更多具有关键共性突破作用和知识外溢效果的科研型公共平台,在空间安排、设备配置、运营管理上更加注重中小企业对这部分公共资源的可触达性,降低使用门槛,提高平台服务企业家数的考核力度,让公共平台不只专注于服务头部大型企业,使其主动对接切实惠及更多企业,帮助解决技术瓶颈问题,从而解决企业扩大投资生产的后顾之忧。”
以下为媒体报道全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圳处于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的重要位置,市委、市政府提出,要锚定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找准发展定位,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
市政协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增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功能,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列入今年的党组工作要点和协商计划,并由市政协经济委组织委员开展重点调研。
重点调研于今年4月份启动,分为扩大消费组、优化外贸组、促进投资组三个调研小组,共发动210名市政协委员,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等职能部门,以及市社会组织总会、深圳工业总会等社会组织,历时半年,召开各类型调研座谈会56场,累计1500余人次参加调研活动,其中各职能部门参会100余场(次)。此外,调研组还赴上海、杭州、义乌等地实地考察。
本次重点调研通过座谈交流和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广泛发动各方力量,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和信息,全面梳理了深圳消费、外贸、投资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最终形成“增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功能,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系列调研报告,共包括1篇总报告、3篇分报告以及63篇发言材料汇编,共计30万余字。其中《“增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功能,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重点调研总报告》概述了深圳在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方面取得的成绩,剖析了存在问题,着眼于如何做好双循环支点、更好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出了三个方面24项108条具体建议,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助力深圳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委员专家建言
深圳应争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冲锋舟”
近年来,深圳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调研组认为,现有的成绩距离担当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联通枢纽的功能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委员、专家认为,深圳要提高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认识,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联通枢纽,积极争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冲锋舟”和建设贸易强国的“排头兵”。在专题协商会上,委员、专家围绕扩消费、优外贸、促投资积极建言。
关键词:扩消费
设计阶梯式消费券分类发放
市政协委员、深圳市松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松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厉伟代表调研组作报告主旨发言时表示,扩消费最重要的是提振本地消费热情和信心。他建议通过“造节”,也就是谋划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深圳88购物节”打响深圳购物消费IP品牌。同时,要以夜间经济点燃城市烟火气息。厉伟还提出,深圳应打造一批必去消费场所、必看旅游景点、必买商品、必吃特色美食,并加大宣传推广,全方位吸引和撬动国内消费。
数字经济、直播经济也是扩消费的重要抓手。厉伟建议,抢抓数字经济和直播经济发展机遇,加快推进集场景布景、内容制作、直播设备、选品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直播电商基地建设,支持“直播+商圈”“直播+专业市场”“直播+夜间经济”等融合发展,营造全品类直播的商业消费氛围,通过线上引流促进线下消费潜力释放。
近年来,发放消费券对于拉动居民消费起到了很好的撬动作用。市政协委员、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高锦民认为,要统筹用好质量品牌双提升、现代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等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最大化消费券刺激消费作用。“想通过消费券更精准发力扩大消费,需提前对行业和人群消费现状摸底,设置通用类和专属扶持类消费券,参考在深圳纳税或缴纳社保的个人信息,设计阶梯式消费券,针对青年消费者、老年消费者、中低收入群体等推出可用于不同商品的消费券,分类发放。”高锦民说。
“短期拉动靠‘大宗’,长期发展看‘大众’。”市政协委员,招联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章杨清建议,深圳可以引导存量汽车置换,对老旧汽车更新给予消费补贴支持,扩大大宗消费内需。同时,建议深圳打造辐射大湾区的“免税之都”,将内地居民去香港及海外购物的部分需求分流转化为内需,通过集聚中国特色产品、完善支付和退税数字含量以及跨境物流设施,吸引更多境外游客入境购物消费。此外,章杨清认为,大众消费可以瞄准“运动经济”,在深圳打造中国乃至世界的运动时尚之都,拓展更多运动消费场景。
此外,为了让老百姓“敢消费”,委员们认为应该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少老百姓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预期。如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和使用条件,将失能、半失能和行动不便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定期体检、上门护理等居家医疗健康服务项目纳入医保覆盖范围,扩大跨省医保购药直接结算覆盖面,加强基础教育学位供给精准化管理,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以民生保障提振居民消费信心。
关键词:优外贸
加快打造全球跨境电商集聚中心
2022年,深圳全市进出口总额达3.67万亿元,其中出口额达2.19万亿元,出口在内地大中城市排名实现“30连冠”。但调研组也发现,深圳外贸结构有待优化,双循环联通广度还有待拓展。
委员们认为,深圳应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厉伟建议,要支持深圳外贸企业加大在RCEP成员国以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布局,支持企业建立海外营销中心或商品展示中心。市政协常委、龙华区政协副主席王志毅建议,要发挥深圳技术领先优势,聚焦消费电子、机电产品、新能源汽车领域,快速抢占新兴市场份额;同时,有序扩大进口规模,围绕深圳“20+8”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国家《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中先进设备和零部件的进口,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在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方面,委员们认为,深圳应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王志毅建议,在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基础上,制定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发挥前海、河套等重大合作发展平台作用,探索建立与港澳对接的贸易与投资规则制度体系,推进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
在优外贸上,布局数字贸易新领域新赛道也具有重要意义。“深圳应加快完善数字贸易发展顶层设计和制度框架,释放数字贸易发展动能,以数字贸易进一步提升深圳国际分工地位,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要更加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重点聚焦关于数字产品市场准入、贸易便利化、数据开放、数字贸易创新等领域的规则,推动深圳规则与国际规则衔接试点。”厉伟说。
据统计,深圳跨境电商的卖家已经超过15万家,占了中国卖家的半壁江山,同时,深圳也形成了跨境电商最完善的产业生态。为此,推动深圳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将对深圳外贸有较大的拉动作用。
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执行会长王馨认为,深圳已经集聚了全球最优秀的跨境电商要素资源,需要加快打造全球跨境电商集聚中心,建议市政府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专班小组加以推进。“依托深圳现有的卖家优势及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带,建成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平台企业、支付企业、大型骨干企业和物流企业的特色集聚区,将可形成跨境电商领域的示范效应,打造跨境电商在深圳的核心竞争力。”
深圳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物流中心,这是外贸保稳提质的有力支撑。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会长)、深圳市朗华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华建议,要加快布局国际物流网络,畅通海外经贸交流合作,为深圳外贸汇集更强动能。他建议,要加快拓展直达更多国家的国际航班线路和数量,夯实物流基础,联动政府、商协会与企业资源,加快搭建海外供应链服务平台,为海外业务拓展提供法律咨询、规则衔接、资源嫁接等服务。此外,发挥深圳龙头供应链企业的赋能作用,为深圳在海外建设的产业园入驻制造业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并帮助引入深圳外迁客户。
关键词:促投资
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让企业愿投敢投
调研组发现,当前,民间投资信心不足,不会投、不能投和不愿投的问题仍较为突出。为此,如何提振民间投资信心成为委员们的建言焦点。
市政协委员、深圳中航信息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常远提出,要提振民间投资信心,推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待遇和公平竞争尤为重要。他建议,要鼓励和提高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重点民生等领域建设的积极性;鼓励更多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尤其是在招投标过程中,给予民间投资平等的参与地位。
深圳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资本实力雄厚,为此,常远也提出,应积极推动金融监管部门、集体资产监管部门以及创投机构多方联动,引导社区股份合作公司通过股权投资形式积极参与科创产业,重点可投向“20+8”产业集群,助力深圳产业发展壮大;可通过建立投资风险补偿机制,最大程度打消集体资本投资顾虑。
面临瓶颈,导致企业不敢扩大投资生产,怎么办?市政协委员、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苏华建议,建设更多具有关键共性突破作用和知识外溢效果的科研型公共平台,在空间安排、设备配置、运营管理上更加注重中小企业对这部分公共资源的可触达性,降低使用门槛,提高平台服务企业家数的考核力度,让公共平台不只专注于服务头部大型企业,使其主动对接切实惠及更多企业,帮助解决技术瓶颈问题,从而解决企业扩大投资生产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