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智库Z/Yen集团和我国国家高端智库综合开发研究院日前联合发布的第3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32)显示,深圳再次跻身全球十大金融中心,排名第九,比上一期再上升一位。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是可有效衡量一个城市金融业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该指数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声誉等方面进行评价和排名。榜单见证了无数个城市的金融“成长史”,同样也见证了深圳的金融发展奇迹。
深圳福田区CBD金融企业聚集。深圳商报记者 钟华登 摄
作为一个起步于边陲小镇的城市,深圳并非自一开始便拥有成熟的金融基础,但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深圳的金融创新改革多年以来始终引领全国,在中国金融史上书写着一个个奇迹。
保险业是我国开放时间最早、力度最大的行业之一。自1979年7月那声开山填海的炮声“炸醒”了沉睡的蛇口之后,便正式奏响了深圳经济特区崛起的乐章,也诞生了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中国平安。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中国平安的发展和命运无疑与深圳改革开放的进程紧密相连。让民营资本进入保险业,可谓是当时金融行业的一场革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保险业得到迅速发展,大量的民营保险公司在深圳涌现。
中国平安与特区同频共振,一步步成长为当今我国三大综合金融集团之一,全球上市保险公司市值第一,率先在中国金融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截至2021年底,中国平安已拥有100万员工,年收入超过1万亿元,净资产1万亿元,总资产超过10万亿元,归母净利润超过1000亿元,税收超过1000亿元,市值1万亿元。
1982年1月,经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正式开业。它是1949年后引进的第一家境外银行,正式吹响了深圳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的“号角”。到1984年底,已先后有8家境外银行在深圳设立分行和代表处。
1987年4月,经人民银行批准,由招商局出资人民币1亿元设立招商银行。1987年12月,经人民银行批准,深圳发展银行在对深圳经济特区内6家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基础上正式成立。
此外,深圳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创造了我国金融市场建设的一个又一个“第一”:1985年,全国首家外汇调剂中心——深圳经济特区外汇调剂中心成立;1990年,深圳外汇调剂中心确立外汇调剂公开市场运行新模式;1993年,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成立深圳融资中心;2005年,深圳设立上海黄金交易所深圳备份交易中心并开办黄金夜市交易,覆盖了国际市场金价波动最为频繁、活跃的时段,为投资者提供规避市场风险的时间窗口和场所。
直至多年后的今天,中国每一次金融改革的背后,“试验田”都少不了深圳。
2014年3月,原银监会发布自担风险民营银行首批试点名单,其中包括注册地在深圳的前海微众银行。微众银行也是国内首家数字银行。该行自诞生起,便以“让金融普惠大众”为使命,以科技为发展驱动力,专注为小微企业和普罗大众提供更为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
截至目前,该行服务个人客户突破3.4亿人,小微企业法人客户近280万家,同时跻身中国银行业百强、全球银行1000强,并被国际知名独立研究公司Forrester定义为“世界领先的数字银行”,亦成为深圳金融创新改革引领全国乃至全球的一面“镜子”。
40多年间,深圳的金融政策,也屡屡走在全国前列。
得益于此,国有金融机构与新兴金融机构都在这片沃土中茁壮成长。国有金融机构以深高新投集团为代表,自1994年成立以来,一直勇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排头兵。据深高新投集团董事长刘苏华透露,27年来,深高新投集团累计为超72000家企业提供8856亿元担保服务,担保资金新增产值15218亿元,新增利税3043亿元,促进新增就业900万人。
新兴金融机构则有相继赴美上市的乐信与小赢科技为代表。其中,乐信从“零”到亿级用户、千亿规模的年交易额,从深圳本土走向全国,走向资本市场,也不过短短9年时间。截至目前小赢科技累计拥有注册用户7890万。仅2020年至今,已累计为120万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提供超过220亿元贷款,涉及农业、零售、电商、物流等行业。
深圳是一个从来不缺少奇迹的城市,而数字是最佳诠释。
1979年,深圳经济特区生产总值仅有1.97亿元,人均GDP606元;到2021年,深圳的GDP已首次迈进3万亿元大关至30664.85亿元,成为国内第三个GDP突破3万亿元的城市,生产总值增长15227倍,人均可支配收入超7万元。
一条条陡峭的向上曲线,勾勒出一个年轻城市的成长奇迹。而这一切,在金融行业身上则描绘得更为明晰。
近10年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7%。2018年,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跃升至3067.21亿元,占GDP比重12.7%。这一年,深圳金融业对全市税收的贡献实现1314.8亿元,同比增长17.5%;占全市总税收的22.37%,首次超过制造业(20.30%),跃居全市纳税第一。
尤其是近年来,正如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杰所指出的,在中美经贸摩擦、新冠疫情等多重影响下,深圳金融业仍表现出十足的韧性,逆势而上:2020-2021两年平均增长8.3%;今年上半年增长8.9%,在各大城市中遥遥领先。深圳金融业以不到3%的从业人口,创造了全市近1/6的GDP和近1/4的税收。如今,深圳金融业占GDP比重已由2012年的14.0%提高至2022年上半年的16.1%。
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413.5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高于全国和广东省平均水平,占同期GDP比重达16.1%。从各细分领域来看,深圳金融业均稳居国内“第一阵营”。
截至2022年6月末,深圳银行业资产总额12万亿元,同比增长9.4%;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97万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8.22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9%和11.6%;银行业总资产、存贷款规模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深圳保险业总资产6.3万亿元,上半年辖区保险市场实现保费收入842亿元,同比增长6.3%。证券领域,证券公司总资产位居全国第一,净资产、净资本均位居全国第二;期货公司总资产、净资产均位居全国第二。今年上半年,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2.2亿元、净利润225.6亿元,均居全国第一。
上市公司是一个城市最具活力的经济主体。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量长期位居全球第三、市值全球第六,IPO数量多年位居全球第一。近年来,深圳企业借助直接融资实现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深圳市工信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9日,深圳境内外上市企业合计527家,其中境内A股上市企业399家,境外上市128家。在深注册A股上市公司约占A股同期上市公司的1/13。
截至今年上半年,深圳A股上市公司总资产超过36万亿元、净资产超过5.9万亿元,位居证监会各辖区第三位;总市值超7.5万亿元,位居第二位,仅次于北京。今年上半年整体营业收入29704.1亿元,约为深圳全市GDP的1.97倍。
2012年以来,深圳A股上市公司数量增长超过100%,总资产增长约300%,净资产增长约500%,总市值增长约300%。深圳上市公司IPO募资总额近2000亿元,无论是发行家数还是募集金额均位居全国前列。
注册制改革以来,深圳企业抢抓改革红利,截至今年上半年,深圳共有科创板公司32家,注册制下创业板公司41家,其中九成以上公司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深圳毗邻香港和澳门,“开放”与“互联互通”是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其多年缔造金融奇迹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之一。
2009年7月7日,“深圳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继承担为香港人民币业务提供具体清算安排的历史性任务之后,深圳又争取到与上海、广州、珠海、东莞同时先行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资格。
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开放有关政策的批复,支持前海在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建设我国金融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成为特区中的特区。2014年,前海又成为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标志着深圳金融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意味着又一次跨越式发展机遇的到来。
2015年7月,为拓宽深圳市银行与港澳台及其他海外地区同业之间的融资渠道,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跨境人民币资产转让业务试点。该业务稳步快速发展,市场参与主体、转让资产类别不断拓展。
2016年,深圳市向国务院提出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于2017年首次写进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战略。
2020年5月14日,《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出台。随后,深圳方面制定了深圳市贯彻落实行动方案,共50条行动措施、85项细分任务,助推深圳金融先行示范。
2021年9月,《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落地。据深圳银保监局局长张利星透露,该细则落地以来,“跨境理财通”起步平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深圳辖区共有24家银行获得试点资格,共开立“跨境理财通”相关账户12560个,办理资金跨境汇划合计4.04亿元;双向投资产品交易额2.37亿元,约占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总量的1/3。
“目前,深圳外资金融机构数量仅次于上海、北京,已形成种类齐全、功能完备的外资金融机构体系。”说起深圳银行业近10年的发展,张利星表示,在深圳外资银行中,港资银行的资产规模、存贷款、净利润占比均超七成,深圳已成为内地港资银行聚集程度最高的城市。
在互联互通方面,“辖区23家人身险公司推出64款创新型跨境医疗险和专属重疾险产品,10家财产险公司开展跨境车险业务,实现‘三地车险一地投保’。在互联互通助力下,大湾区金融融合持续深入,金融领跑不断提速。”
回首过去,深圳金融发展经历了从实验到规范、从区域到全国、从单一产品到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跨越式成长,书写了一卷浩瀚又令人瞩目的金融史。未来,还有更多的金融奇迹等待深圳书写。
来源:深圳发布